引用執中學長的文章(本篇文章引用自此)
L所不能理解的事(二)
那天,L進我房間,以一種諄諄開導式的關懷表情與促膝長談式的溫和語氣對我說:這許多年來,那麼多比賽,你贏也贏了,評也評了,教也教了,這輩子難道還沒夠嗎?到了你這個地步,搞辯論,到底還有什麼樂趣?我沒答腔,因為憑著多年來的經驗,我知道每當L以這種態度出擊的時候,那她其實就不是真的要來問問題……而是要來找麻煩的;而這時候如果我真的要開口去回應L的麻煩……那事情就會真的有問題了。
樂趣?親愛的L啊,妳是真的有興趣想要跟我討論「何謂樂趣」嗎?
眾所周知,我喜歡電玩,而魔獸控兵太麻煩,所以我打世紀都用英格蘭。我常上網對戰,勝率卻沒超過43%,墊小弟可以,要進步很難……我知道,我手殘, 我的村民永遠都會斷,因為我的熱鍵只會用Shift加123,不過每年世界賽,紀錄檔我都會下載,看人家11分半上要塞,坐在螢幕前,心情依舊非常愉快。
但在辯論的時候,情況就沒那麼簡單。因為,我很貪,對於辯論,我想要的不是樂趣,而是答案──這兩者,其實是兩難。
樂趣之所以會是樂趣,便在於它能讓人鬆軟軟的,踏入於某個充滿訝異與神秘的領域;在其中,你對某些訝異會感到欣賞,你對某些神秘會發出讚嘆,你會在自 知己所不可企及處……豁達的自我調侃。但答案之所以是答案,卻意味著理解、操作與掌握,意味著鬆軟之下的堅硬脈絡,意味著你將面對著無數前人翻掘過的廣大 焦土與曾經自認獨特的不再獨特,意味著你必須耐心、謙遜並放棄某一部份的隨心所欲。追求答案的代價,就是你將無法笑對自我的困惑,所以也就無法坦然的,去 體驗他人所帶給你的驚訝──在這種情況下,辯論很苦:你越投入,遊戲就越虛無,你越清楚,下一步就越模糊,你越往前走,就越難理解自己的產出……可是你知 道,你不孤獨。
日本有一位女碁士,叫做小川誠子,她的丈夫,是個業餘碁手。
在小川得到女流名人後的一次訪問裡,記者問到他倆夫妻平時對不對弈。當時,小川搖搖頭表示,專家碁士和業餘碁士是不一樣的,業餘碁士所下的碁,是為了 能夠完全享受圍碁的樂趣而下的,但專家碁士無法這樣,專家碁士所下的碁是很苦的,他們經常只會感覺到困惑,不懂這步碁要怎麼下,卻無論如何都非要逼自己想 下去下下去不可……
那麼,記者又問到,難道專家碁士下碁,就毫無樂趣可言嗎?
被問及此,小川年輕秀麗的臉上浮現了一絲委屈的神色,她想了想,終於對記者說──有樂趣,但是,不是你們說的那種樂趣。
嗯,你知道,你不孤獨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